找到相关内容3830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,说纯陀没有造恶业,是造大善业,来世可以生天,得大。表示佛陀身体虽然生病,很痛苦,可是心里没有任何怨恨、挂碍。所以从这些描述身体、心理的情形,可以知道,至少佛陀是没有挂碍的。   释智学:  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

    ,人身难得,所以人应当珍惜现有的生命和,把握善因缘,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、完善自己的品质,从而改善自己的命运。若是因为出身不好、经济困难、事业不顺、感情受挫、婚姻破裂、社会适应能力差、身患疾病或有...,所以称四无量心。这种禅修能打开自己心量、悦纳他人、接受社会,克服自私、狭隘的心理,可调治自闭症、社交恐惧症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。   患有性心理障碍者,他们最初因为道德与欲望的冲突,可能导致强迫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978314.html
  • 探究少林“CEO”释永信商业化非常“修炼”

    成为“延”字辈弟子,释永信给他赐法号为“坛”,“开坛讲经的‘坛’,六祖坛经的‘坛’,很少用它来入字,我觉得这个名字很稳健,师父也说很有。”   不知释永信选择这个字是否别有深意,希望借助延坛的...

    何伊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378591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行善止恶,博爱大众,如果能遵守这些教义,也能得到人天善果。不过人天福再大,难免掺杂烦恼痛苦,更何况,享尽必然坠落。而出世二乘虽然解脱了个人的烦恼痛苦,但仅能自利。因此,唯有发菩提心才是最究竟的。 ...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” 从这段经文,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内涵。学佛首先要发心,而菩提心正是发心的形式之一。世人根基不同,在学佛的发心上也往往各异,有以追求人天福为目的者,他们遵循人天乘的思想,深信因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解读形象,聆听理想——石窟乐舞形象与佛教思想精神

    人格理想具体化,形象化, 构成“妙相庄严”的审美意境。佛教艺术形象的创作,有专门的佛经为准绳,它规定了 有关形象的造型比例、动作手势、服饰法器等等。如:汉、东晋时译《造立形象经 》,唐代译《造像...供养伎乐耶。答诸佛于一切法中心无 所著。于世间法悉无所需。惟怜悯众生故出世。应随供养者应愿而使得。故受。又菩 萨欲净佛土,故求好音声,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,其心柔软。心柔软故受化易。是 故以音声因缘...

    王宁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478980.html
  • 略说五戒

    后面人再给佛搭个袍,大家去了都往佛身上搭,佛能搭几个袍?所以,只好前面的搭上,后面就把前面的拿下来,有的袍太多了,干脆搭都不搭,放一边去了,实际供佛也没有得到供佛的,不如把心放大点,供佛就供养钱,随...前提是因为我们曾经清净守持五戒,今生才得生为人,对佛法又能生起信心。居士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守持五戒。   第十警策   《优婆塞戒经》里人有五种事不能增长财命,有财就是要有,命就是寿命,世间人都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4579043.html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的无知,一种是信愿行的行者。这种信愿行的人,若碰到好的善知识,是他的大,能够修行成就。若碰到不好的善知识,则万年难出头!因此,建议大家还是要正思惟观察我们的心想。   在想蕴之后,我们再观察行蕴...这句话重复了,其实它是更扩大我们的视野。刚刚是从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──我们肉体与精神来观察,现在则包括外在的一切境!所以说,依、正二的世界要全部摄取在空性中。现在讲诸法的空相,是透过前面的思惟,加上...

    洪启嵩

    心经|般若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281379541.html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愿行的人,若碰到好的善知识,是他的大,能够修行成就。若碰到不好的善知识,则万年难出头!因此,建议大家还是要正思惟观察我们的心想。   在想蕴之后,我们再观察行蕴。所谓行蕴就是:在形成一种心灵的意志...不要以为这句话重复了,其实它是更扩大我们的视野。刚刚是从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──我们肉体与精神来观察,现在则包括外在的一切境!所以说,依、正二的世界要全部摄取在空性中。现在讲诸法的空相,是透过前面的...

    洪启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0779827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佛教史料的查找与运用

    某个程度来说,一方面《觉世》旬刊强化了佛光山的能见度;另一方面又是与信徒之间联络沟通的重要刊物。2000年4月,随著《人间》的创刊,《觉世》旬刊也完成了它的阶段性任务。  目前《觉世》旬刊自创刊号至...注1)由官方所主导的期刊,如《南瀛佛教》,(注2)近年来成为研究日据时代台湾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。而日据时代无论官方或民间所发行的报纸,似乎也成为研究者的一项利器,例如《台湾日日新》等。另外,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880961.html
  •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

    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,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。   济世是佛教修行的行动体现,获现世,修来世功德。以出世的情怀,做入世的事业。佛教徒对自己生活朴素,践行素食布衣;对社会无私奉献,慷慨大度。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281864.html